本报讯(记者王洪波)在前不久举行的2000年北京图书博览会上,曾经引进“科学大师佳作系列”的上海科技出版社推出了一套新的科学人文丛书——“新视角”书系。
该丛书已出版5种。《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是天文学家和科学作家约翰·巴罗的力作,该书对科学和知识的极限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展示了不可能性的独特价值;《大自然的猎人——生物学家威尔逊自传》介绍了作者从一个对水母着迷不已的小男孩成长为美国当今生物学翘楚的人生过程,介绍了作者在蚂蚁研究、社会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的科学成就,并提供了整个学科的发展背景;《克隆——通向多利之路及展望》是纽约时报科学专栏特约记者吉娜·科拉塔关于克隆技术和多利事件的科普畅销书;《蚂蚁与孔雀——耀眼羽毛背后的性选择之争》以500多页的篇幅展示了达尔文理论在解释利他和性选择现象上的新胜利,是读者了解达尔文进化论及其哲学背景的优秀普及读本;《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通过100多名科学家或其他人士对“什么是2000年来最伟大发明”问题的千奇百怪的回答,整体性地回顾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展示了富于启发性的不同的文明观。
本报讯今年六月份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公布宣告了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也引发了一个新的科普热潮,近段时间以来,包括《解码生命》、《生物技术世纪》等在内的一批相关科普书陆续问世,受到读者广泛关注。日前,企业管理出版社又推出一本新书——《解读天书——人类基因组距我们的生活有多远?》。该书分析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它将带来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向公众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知识、历史和文化问题。
本报讯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校园网站“上海交大焦点网”正式推出SHC频道——“科学·历史·文化”(http://jd.sjtu.edu.cn/shcp/index.htm,目前从教育网进入较佳)。该频道由上海交大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主持,其宗旨是倡导和传播科学文化,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SHC频道主要包含科学文化方面的学术随笔和论文、图书评介、动态消息等内容,学者沙龙等特色栏目正在建设之中。
本报讯(记者刘毅)近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新闻出版报社在京联合举办了“科普创作与出版研讨会”,30多位专家学者回顾了我国的科普创作、出版历程,总结了其现状,对什么是科普、什么是真正的科普经典作品进行了探讨。
科普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地传播到社会各方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用以提高学识,增长才干,促进社会进步的行动。与会专家认为,科普图书或其他形式的科普作品应当是丰富多彩、多元化的,而不是只有一个模式、一个品种。真正的科普经典图书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二是为有关专家学者认可,确认其内容在科学事实、材料引用和理论阐述上都是真实的、准确的、成熟的、先进的;三是在某些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或创造性,不是模仿雷同之作;四是在某个历史时期有过比较大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流传一个较长的时期。
专家们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出版了一大批经典的科普作品,科普创作和出版所取得的成绩应予以充分肯定。他们还指出,当前的科普创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成书仓促,质量不高;有的本可以采用大量图片的,但图片明显不足,达不到图文并茂的水平;对科普创作的理论重视不够,等等。这些问题是应该在以后的科普创作和出版中注意改进的。